体育明星

  • Home
  • leyu.乐鱼时评 | “齐鲁超赛”背后的体育产业观

leyu.乐鱼时评 | “齐鲁超赛”背后的体育产业观

leyu.乐鱼国庆小长假接近尾声。在这个秋雨绵绵的黄金周里,2025年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(简称“齐鲁超赛”)依旧热度不减、比赛不停,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场难忘的赛事盛宴。

有网友感叹,作为体育强省,山东本就有着浓厚的体育竞技氛围与强劲的体育产业基础,“齐鲁超赛”的火热不足为奇。

图片来源:范祖康

的确,今年新赛季中国足球联赛四级别球队共有126支球队,山东省和广东省各有14支球队,数量并列全国第一。足球竞技的氛围在全国首屈一指。

那么,是什么支撑起这种积极向上的“竞技”氛围?

如果把目光转向“齐鲁超赛”烟台赛区,小长假之前,烟台队在主场两场比赛中“一胜一负”。最重要的是,两场比赛得到了烟台本土企业的大力支持,累计有40余家企业单位赞助的资金及物资总价值近千万元,创下烟台足球赛事招商新纪录。

其中,烟台银行作为唯一主赞助商领衔,背后是南山控股、蓬莱阁景区、招金矿业、东方电子、万华化学、冰轮环境、泰和新材、杰瑞石油、东方星链等各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豪华阵容,赛场瞬间转变为产业的“舞台”、企业的“秀场”。

再如去年巴黎奥运会,我国健儿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,也让“山东制造”彻底火了一把——摔跤、柔道、拳击、自行车、铁人三项等10多个大项的上万件比赛器材均来自德州乐陵的企业“泰山体育”。

图片来源:范祖康

此外,在5月举办的2025(第42届)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,近300家山东体育企业齐聚组成最大展会“军团”,惊艳大会。

目前,山东全省体育经营主体达到近6万家,据山东官方估算,2025年,山东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6000亿元以上,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彰显。

近年来,山东通过《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把实施体育融合协调发展作为十大突破行动之一,提出促进体育与多行业融合发展,打造一批融合商贸、文化、娱乐等业态的体育服务综合体;通过《加快推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从“赛事搭台,经济唱戏”入手,要求做强“赛事+文旅”,做大“赛事+服务业”,做深“赛事+乡村振兴”;通过《山东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(2025-2027年)》,山东提出打造3-4条国家级户外运动精品线路,推动山东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健康发展……

值得一提的是,山东在全国首创的马拉松城市联赛,2024年共举办13站,近20万名跑者在自我挑战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中感悟齐鲁之美,人文之韵。

尤其,青岛马拉松推出的“号码布就是景区通行证”,赛事期间,72家景区接待游客224万人次,收入1534.46万元、同比增长7.2%,64家星级饭店入住5.7万人,同比增长13.95%。

一直以来,山东也在支持各市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资源,做大做强传统品牌赛事,构建“市市有品牌、县县有特色”品牌赛事格局。

例如进一步提升泰山国际登山比赛、黄河口(东营)马拉松、威海铁人三项赛、青岛国际帆船周等“老字号”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,并做强山东省百千万三大赛、全民健身运动会、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省级群众体育赛事品牌,支持各市发展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乒”、社区联赛、城市联赛等。

图片来源:范祖康

今年,山东明确将举办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,500场千人以上大型赛事,推出22站马拉松城市联赛,5站冰雪运动系列赛站,以及25站“四沿”特色赛事(沿黄河、沿大运河、沿海、沿齐长城)。

可以说,从“齐鲁超赛”的火热,到体育产业蓬勃发展,再到一系列政策推动体育与多领域深度融合、各类品牌赛事百花齐放,体育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,更成为展示齐鲁文化魅力、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纽带。

发表评论